1.佛经中最经典的名句
诸法因缘生,我说是因缘;因缘尽故灭,我作如是说 。——《造塔功德经》
此有故彼有,此生故彼生;此无故彼无,此灭故彼灭。——《杂阿含经》第262
一切行无常,生者必有尽,不生则不死,此灭最为乐。——《增一阿含经》卷50 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。若见诸相非相,则见如来----金刚经 一切有为法。如梦幻泡影。 如露亦如电。应作如是观----金刚经 归元性无二,方便有多门。——《楞严经》卷6 我昔所造诸恶业,皆由无始贪瞋痴,从身语意之所生,一切我今皆忏悔。 华严经----普贤菩萨行愿品 若人造重罪,作已深自责;忏悔更不造,能拔根本业。 ----<;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>; 觉悟世间无常。国土危脆。四大苦空。五阴无我。生灭变异。虚伪无主。心是恶源。形为罪薮。如是观察。渐离生死。 ----<;佛说八大人觉经>; 有因有缘集世间,有因有缘世间集;有因有缘灭世间,有因有缘世间灭。 ---杂阿含经卷二 佛告阿难。汝常闻我毗奈耶中,宣说修行三决定义。所谓摄心为戒。因戒生定。因定发慧。是则名为三无漏学。——《楞严经》 舍利弗,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,得生彼国。舍利弗,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,闻说阿弥陀佛,执持名号。若一日、若二日、若三日、若四日、若五日、若六日、若七日,一心不乱。其人临命终时,阿弥陀佛与诸圣众,现在其前。是人终时,心不颠倒,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。舍利弗,我见是利,故说此言。若有众生闻是说者,应当发愿,生彼国土。-----阿弥陀经 我本因地,以念佛心,入无生忍,今于此界,摄念佛人,归于净土。佛问圆通,我无选择,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,得三摩地,斯为第一。——《楞严经》 当舍于懈怠,远离诸愦闹;寂静常知足,是人当解脱。----大宝积经第91卷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,其心不淫,则不随其生死相续。汝修三昧,本出尘劳。淫心不除,尘不可出。——《楞严经》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----般若心经
我昔所造诸恶业,皆由无始贪瞋痴,从身语意之所生,一切我今皆忏悔。 华严经----普贤菩萨行愿品
2.佛经经典名句关于人生的
人生二和三,写的太经典
/275727017/infocenter
当你扛不住的时候就读一遍
/275727017/infocenter
中国佛学66句震撼世界的禅语——才看到第10条 就已经平静很多
/275727017/infocenter
够多了,慢慢看,每天看一点。祝朋友开心!
3.佛经关于痛苦经典名句
“诸受皆苦”或“一切皆苦”、“有生皆苦”、“有阴皆是苦”,是佛陀的名言。
《成唯识论》:“领违境相,逼迫身心,说名苦受。” 《法句经》:“常者皆尽,高者亦堕,合会有离,生者有死。”
《大般涅盘经》:“生死之中,实有乐受,菩萨摩诃萨以苦乐性不相舍离,是故说言一切皆苦。” 《大般涅盘经》:男子因女人而痛苦,忧愁悲泣乃至断命;美酒、甘味、米谷等亦能令人生大忧恼。
“以是义故,一切皆苦,无有乐相”。《阿含经》中佛多次说:“我以一切行无常故,一切诸行变易法故,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。”
《杂阿含经》偈云:于色声香味、触法六境界,一向生喜悦,爱染深乐着。诸天及世人,唯以此为乐,变易灭尽时,彼则生大苦。
《瑜伽师地论》:“谓由此受贪所随眠,由随眠故取当来苦,于现法中能生坏苦。” 佛经中多处描述人生苦况,将世间众苦归纳为八苦、六苦、十苦或三苦。
佛陀所说的人生八苦分别是生苦、老苦、病苦、死苦、怨憎会苦、爱别离苦、求不得苦及忧悲恼苦 说八苦最精彩的是晋译《佛说五王经》,原文如下:何谓生苦。人死之时。
不知精神趣向何道。未得生处。
并受中阴之形。至三七日父母和合。
便来受胎。一七日如薄酪。
二七日如稠酪。三七日如凝酥。
四七日如肉脔。五疱成就。
巧风入腹。吹其身体。
六情开张。在母腹中。
生藏之下。熟藏之上。
母啖一杯热食。灌其身体。
如入镬汤。母饮一杯冷水。
亦如寒冰切体。母饱之时。
迫迮身体。痛不可言。
母饥之时。腹中了了。
亦如倒悬。受苦无量。
至其满月。欲生之时。
头向产门。剧如两石挟山。
欲生之时。母危父怖。
生堕草上。身体细软。
草触其身。如履刀剑。
忽然失声大呼。此是苦不。
诸人咸言。此是大苦。
何谓老苦。父母养育。
至年长大。自用强健。
担轻负重。不自裁量。
寒时极寒。热时极热。
饥时极饥。饱时极饱。
无有节度。渐至年老。
头白齿落。目视[梳木目][梳木目]。
耳听不聪。盛去衰至。
皮缓面皱。百节酸疼。
行步苦极。坐起呻吟。
忧悲心恼。识神转灭。
便旋即忘。命日促尽。
言之流涕。坐起须人。
此是苦不。大王答曰。
实是大苦。何谓病苦。
人有四大。和合而成其身。
何谓四大。地大水大火大风大。
一大不调。百一病生。
四大不调。四百四病。
同时俱作。地大不调。
举身沉重。水大不调。
举身膖肿。火大不调。
举身蒸热。风大不调。
举身掘强。百节苦痛。
犹被杖楚。四大进退。
手足不任。气力虚竭。
坐起须人。口燥唇燋。
筋断鼻坼。目不见色。
耳不闻声。不净流出。
身卧其上。心怀苦恼。
言辄悲哀。六亲在侧。
昼夜看视初不休息。甘膳美食。
入口皆苦。此是苦不。
答言实是大苦。何谓死苦。
人死之时。四百四病。
同时俱作。四大欲散。
魂魄不安。欲死之时。
刀风解形。无处不痛。
白汗流出。两手摸空。
室家内外。在其左右。
忧悲涕泣。痛彻骨髓。
不能自胜。死者去之。
风去气绝。火灭身冷。
风先火次。魂灵去矣。
身体侹直。无所复知。
旬日之间。肉坏血流。
膖胀烂臭。甚不可道。
弃之旷野。众鸟啖食。
肉尽骨干。髑髅异处。
此是苦不。答言实是大苦。
何谓恩爱别苦。室家内外。
兄弟妻子。共相恋慕。
一朝破亡。为人抄劫。
各自分张。父东子西。
母南女北。非唯一处。
为人奴婢。各自悲呼。
心内断绝。窈窈冥冥。
无有相见之期。此是苦不。
答言实是大苦。何谓所求不得苦。
家有财钱。散用追求。
大官吏民。望得富贵。
勤苦求之。求之不止。
会遇得之。而作边境令长。
未经几时。贪取民物。
为人告言。一朝有事。
槛车载去。欲杀之时。
忧苦无量。不知死活何日。
此是苦不。答曰实是大苦。
何谓怨憎会苦。世人薄俗。
共居爱欲之中。共诤不急之事。
更相杀害。遂成大怨。
各自相避。隐藏无地。
各磨刀错箭挟弓持杖。恐畏相见。
会遇迮道相逢。各自张弓[澍士一]箭。
两刀相向。不知胜负是谁。
当尔之时。怖畏无量。
此是苦不。答曰实是大苦。
何谓忧悲恼苦。人生在世。
长命者乃至百岁。短命者胞胎伤堕。
长命之者。与其百岁。
夜消其半。余有五十年。
在醉酒疾病。不知作人。
以减五岁。小时愚痴。
十五年中。未知礼仪。
年过八十。老钝无智。
耳聋目冥。无有法则。
复减二十年。已九十年。
过余有十岁之中。多诸忧愁。
天下欲乱时亦愁。天下旱时亦愁。
天下大水亦愁。天下大霜亦愁。
天下不熟亦愁。室家内外多诸病痛亦愁。
持家财物治生恐失亦愁。官家百调未输亦愁。
家人遭县官事闭系牢狱。未知出期亦愁。
兄弟妻子。远行未归亦愁。
居家穷寒。无有衣食亦愁。
比舍村落有事亦愁。社稷不办亦愁。
室家死亡。无有财物。
殡葬亦愁。至春时种作无有犁牛亦愁。
如是种种忧悲。常无乐时。
至其节日。共相集聚。
应当欢乐。方共悲涕相向。
此是苦不。答曰实是大苦。
4.佛经经典名句
佛家经典的醒世禅语佛曰:由爱故生忧,由爱故生怖,若离于爱者,无忧亦无怖。
伽叶:如何能为离于爱者?
佛曰:无我相,无人相,无众生相,无寿者相,即为离于爱者。
伽叶:释尊,人生八苦,生、老、病、死、行、爱别离、求不得、怨憎会。如何无我无相,无欲无求?
佛曰:爱别离,怨憎会,撒手西归,全无是类。不过是满眼空花,一片虚幻。
伽叶:释尊,世人业力无为,何易?
佛曰:种如是因,收如是果,一切唯心造。
伽叶:世人心里如何能及?
佛曰:坐亦禅,行亦禅,一花一世界,一叶一如来,春来花自青,秋至叶飘零,无穷般若心自在,语默动静体自然。
伽叶:有业必有相,相乱人心,如何?
佛曰:命由己造,相由心生,世间万物皆是化相,心不动,万物皆不动,心不变,万物皆不变。
佛语有云:宁静而致远。
佛语有云:心动则物动,心静则物静。
佛语有云:随心、随缘、随性。
佛语有云:万法唯心。
佛语有云:风亦不动,树亦不动,乃汝心动也。
佛语有云:救人一命,胜造七级浮屠。
佛语有云:知错能改,善莫大焉。
佛语有云:善恶一念之间。
佛语有云:一念愚即般若绝,一念智即般若生。
佛语有云:人非草木,孰能无情。
佛语有云:厚德载物,有容乃大。
佛语有云:君子能忍,必成大器。
佛语有云:九九归一、终成正果。
佛语有云:祸往者福来。
佛语有云:无色无相,无嗔无狂。
佛语有云:以物物物,则物可物;以物物非物,则物非物。物不得名之功,名不得物之实,名物不实,是以物无佛语有云:生不带来,死不带去。
佛语有云:众生皆平等。
佛语有云:有其因,必有其果。
佛语有云:即种因,则得果,一切命中注定。
佛语有云:凡事太尽,缘分势必早尽。
佛语有云:人生有八苦:生,老,病,死,爱别离,怨长久,求不得,五阴盛。
佛语有云:一刹便是永恒。
罪从心起将心忏,心若灭时罪亦亡;心亡罪灭两俱空,是则名为真忏悔。 诸法因缘生, 我说是因缘;因缘尽故灭,我作如是说。此有故彼有,此生故彼生;此无故彼无,此灭故彼灭。 一切行无常,生者必有尽,不生则不死,此灭最为乐。 一切皆为虚幻 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,若见诸相非相,则见如来. 我不入地狱,谁入地狱若以音求我 ,若以色见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见如来 不可说。(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。一旦失口,往往一丝脆弱的牵伴都会断掉,纵然痛惜也) 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,心不动,人不妄动,不动则不伤;如心动则人妄动,伤其身痛其骨,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。一花一世界,一佛一如来。 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。 大悲无泪,大悟无言,大笑无声。 苦海无边,回头是岸。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。菩提本无树, 明镜亦非台. 本来无一物, 何必惹尘埃 佛前有花,名优昙华,一千年出芽,一千年生苞,一千年开花,弹指即谢,刹那芳华寒山问拾得:世间有人谤我、欺我、辱我、笑我、轻我、贱我、骗我,如何处治乎?拾得曰:只要忍他、让他、由他、耐他、敬他、不要理他,再过几年你且看他。